安徽惠富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长江中下游地区一季稻中后期田间管理技术意见

发布时间:2013-07-15   浏览次数:1963

 

目前,长江中下游占主体的小麦茬一季稻处于有效分蘖临界期,部分油菜茬以及早茬口的一季籼稻处于拔节孕穗期,是水肥调节的关键时期。今年长江中下游地区一季稻生长前中期气候条件适宜,栽插适时,生长平衡,丰产苗架已经建立。

但7月4-8日长江流域强降水造成了局部洪涝,中旬后还将出现大范围高温天气。针对当前气候和一季稻生产特点,农业部水稻专家指导组提出中后期加强田间管理的技术指导意见。

一是及时加强受涝稻田管理。对受淹田块,及时、分次排水,结合洗苗轻露田,及时补追速效氮肥,打药防止病害蔓延。对局部绝收的稻田,选用早稻品种及时补种。

二是加强水分管理调控群体。在群体茎蘖数达到预期穗数80%-90%时自然断水搁田,以杂交中籼稻为主体的一季稻要早搁、分次轻搁,使全田土壤沉实不陷脚,田面土表见新根,稻株叶片挺起,叶色褪淡显黄。手插稻群体苗峰控制在适宜穗数的1.3-1.4倍,抛秧稻与机插稻控制在1.4-1.5倍,直播稻不超过1.6倍。土壤肥沃的旺长群体适当重搁,土壤肥力中下等的中小群体轻搁。从拔节到抽穗后15天,实行2-4厘米水层和干湿交替的间隙湿润灌溉。籽粒灌浆至收割前一周,实行2-4厘米水层和轻度落干(15厘米深丰产沟无水)交替的干湿灌溉。收割前一周断水,避免因断水过早造成结实不良。

三是合理增施穗粒肥。施用穗粒肥要在群体高峰苗已过,叶色明显褪淡显“黄”时进行,根据不同的栽培方式、品种和苗情合理施用。

根据不同栽培方式,手工移栽稻适宜的氮肥运筹比为籼稻7:3或6:4(基蘖肥:穗粒肥),粳稻6:4或5:5,施用叶龄期为倒4叶初与倒3叶期。机插或抛秧适宜氮肥运筹比为6:4,施用叶龄期为倒4叶后半叶与倒3叶期。直播适宜氮肥运筹比例为7:3,施用叶龄期为倒3与倒2叶期。

根据不同品种类型,5个伸长节间的中稻品种,其适宜的氮肥运筹比例为6:4或7:3,穗肥施用叶龄期为倒4叶后半叶与倒3叶期。6个伸长节间的晚稻品种,其适宜的氮肥运筹比例为5:5或6:4,穗肥施用叶龄期为倒4叶初与倒3叶期。

根据苗情长势,对群体茎蘖数适宜、叶色正常的田块,在倒4叶和倒3叶期分两次施用穗肥,粳型占一生总施氮量的40%-50%,籼型为30%-40%。对群体茎蘖数量偏小、叶色早落黄的田块,在倒4叶初与倒3叶期分2-3次施用穗肥,用量适当增加10%-30%,促弱转壮。对群体茎蘖数过大、叶色偏深的田块,在倒3或倒2叶期因苗减量推迟施用。

此外,拔节期根据土壤钾、硅营养丰缺程度合理施用钾、硅肥,一般亩用氯化钾5-10公斤、二氧化硅5公斤左右。籼稻易早衰,可在抽穗至灌浆初期适当施用粒肥。

四是以水调温防高温热害。已进入孕穗至抽穗期早茬口一季稻,如遇35℃以上高温影响幼穗分化、扬花授粉和结实率,可采取深水灌溉,以水调温,叶面喷施磷钾肥等措施缓解或减轻危害。对受旱稻田,充分利用各种水源及时补水,提高灌溉效率,促进生长发育。

五是强化病虫害防控。加强病虫情测报,准确掌握病虫发生动态,强化抽穗期前后病虫关键期防治,重点防治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及稻瘟病、纹枯病和稻曲病,稻曲病第一次预防用药提前到破口前10天左右。(来源:农业部水稻专家指导组)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3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