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惠富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七(5)代稻飞虱发生趋势预报及防治意见

发布时间:2013-09-25   浏览次数:1808

安庆植保

(第二十五期)

安庆市种植业管理局         2013年9月24日

 

七(5)代稻飞虱发生趋势预报及防治意见

 

一、发生趋势

预计:全市七(5)代稻飞虱总体中等发生,局部地区偏重发生,低龄若虫盛期在9月底~10月上旬。

主要依据:9月中旬末,单季稻陆续收割后,稻飞虱向邻近的晚稻田转移,局部田块虫口基数较大,为害加重。据各地9月23日前后调查,单季稻田百丛虫量多为350~440头,而个别防治不力的田块高达3000头以上。田间褐飞虱比例多数地区超过95%,其中褐飞虱短翅型百丛成虫4.3~20.4头,局部百丛卵量在500粒以上。双季晚稻田间百丛虫量为76.7~285头,局部百丛褐飞虱短翅型成虫达3.3头。

食料和气候条件,七(5)代稻飞虱盛发期正是晚稻灌浆期,营养丰富,对其发生十分有利。后期如遇上“晚秋不凉”的连续高温天气,将加重稻飞虱的发生程度。

二、防治意见

1、防治适期

①对已达标的迟熟单晚和双季晚稻田块立即施药防治;

②9月底~10月上旬全面进行达标查治,之后视虫情适期补治。

2、防治指标:齐穗期以后百丛低龄若虫2000头。

3、防治对象田:迟熟单季晚稻、双季晚稻。

4、防治技术

选用50%烯啶虫胺、吡蚜酮、25%噻虫嗪、仲丁威、30%乙虫·毒死蜱、醚菊酯等药剂,用足药量、对足水量(每亩45~60公斤)、喷准部位(稻株中、下部)、保持水层;对后期达到防治指标而田间无水的田块,可以选用敌敌畏撒毒土进行防治,以保证防治效果。注意人畜、环境和稻谷质量安全。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3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