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惠富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芜湖市2013-2014年度小麦、油菜重大病虫害防治预案

发布时间:2013-11-19   浏览次数:1603

 

一、病虫发生趋势

根据近年我市小麦油菜病虫发生情况、农作物种植品种和天气预报,结合农作物病虫发生演替规律,综合分析预测:2014年我市小麦病虫总体偏重发生,其中小麦蚜虫偏重发生,纹枯病中等至偏重流行,赤霉病有偏重流行的可能;锈病(叶锈病、条锈病)中等流行;油菜菌核病总体中等,感病品种偏重流行。

二、防治工作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牢固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强化重大病虫监测预警,增强重大病虫应急防控能力,大力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和以绿色植保技术为重点的防治技术,提高病虫害防治效益,将病虫为害损失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之下,保障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三、防治目标

通过有效防治,将小麦、油菜重大病虫造成的危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具体目标是:小麦赤霉病病情指数控制在4以下,白粉病、条锈病病情指数控制在8以下,小麦纹枯病侵茎株率控制在10%以下,地下害虫为害造成的小麦死苗率控制在3%以下,穗蚜百穗蚜量控制在500头以下。油菜菌核病病情指数控制在10以下。通过实施专业化统防统治,推广病虫绿色防控技术,使实施区小麦、油菜病虫用药次数亩均减少1-2次,化学农药亩使用量下降15-20%,降低病虫害防治成本,保障农产品产量与质量安全。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防治工作组织领导。要从保障国家粮油安全的角度出发,高度重视小麦、油菜重大病虫防控工作,强化植保公共服务职能,落实重大病虫防控属地管理责任,充分发挥本地防控指挥机构的组织协调作用,加强对重大病虫防治工作的领导。重大病虫区域性发生时以当地指挥机构组织防治为主;跨区域重大病虫防治,由市指挥协调、部署防治,各地具体组织实施。建立病虫发生防治定期汇报和重大病虫防控工作通报制度。

(二)强化病虫监测预警。要切实加强病虫监测预警工作,进一步充实测报力量,建立健全乡镇测报网络,确保测报技术人员在岗。认真按照测报规范开展调查,及时准确发布重大病虫发生趋势预报。大力推行病虫可视化预报工作。

(三)突出抓好小麦赤霉病、油菜菌核病预防。小麦赤霉病、油菜菌核病突发性、流行性强,发生面广,危害大,重在预防。各地要突出抓好小麦赤霉病、油菜菌核病预防,关键时期要广泛组织发动农民群众全力开展防治,打好应急防治硬仗。要建立病虫综合防治示范展示区,积极开展新型高效药剂与施药器械的试验、示范和推广,不断提升防治技术水平。

(四)加大经费投入。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工作是各级政府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体现。各地要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将小麦、油菜防灾减灾经费列入当地财政预算,加大资金投入。上级财政下拨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经费要做到专款专用,严禁截留和挪用,确保农作物重大病虫监测、防治等工作顺利有效开展。

(五)加强防治技术宣传指导。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手机短信、语音电话、网络、明白纸、防治现场会、农民田间学校等形式,结合新型农民培训、农技推广示范县等项目,大力宣传普及重大病虫防治技术。在病虫防治关键时期,要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引导农民科学防控重大病虫害,切实提高病虫防治质量和效益。

(六)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要加快推进小麦、油菜重大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完善重大病虫疫情防控支持政策。坚持“政府扶持、市场运作”的原则,大力扶持发展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促进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健康发展,努力提高植保公共服务水平和重大病虫害的应急防控能力,切实解决现阶段农村千家万户治虫防病难问题。

(七)加强农药市场监管。要会同工商、质监等部门开展专项整治,集中力量,加大查禁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药行为,净化农药市场,确保农民用上对路放心农药。

(八)加强防治工作督导检查。要在病虫害防治关键时期成立防控督导组,对辖区各地及时开展防治工作督导检查。同时,各县、区要定期开展防治工作互查,促进防控工作深入开展与经验交流。

五、主要防控技术

(一)小麦病虫害

1.防治技术策略

采取生态控制、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防治策略,科学防控抓关键,病害重在预防,虫害达标防治。

2.主推技术

(1)加强肥水管理,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氮肥后移技术,实施健身栽培,增强小麦自身抗性。

(2)适时做好小麦化控。根据小麦长势,对旺苗田块,在小麦返青期,科学选择生长调节剂,进行喷施。

(3)总体防治技术。着力抓好小麦返青拔节期和抽穗扬花期2次病虫总体防治。

3.主要技术措施

(1)小麦纹枯病。小麦返青后期至拔节初期病株率达10%的田块及时喷药,亩用有效成分苯甲·丙环唑6-9克,或井冈·蜡芽菌可湿性粉剂(4%+16亿个/克)20克,或烯唑醇6克,或井冈霉素10克,或丙环唑10克。选择上午有露水时施药,适当增加用水量,使药液能流到麦株基部。重病区首次喷雾后10天左右再喷一次。遇涝时及时清沟沥水,降低田间湿度,减轻病害发生程度。

(2)小麦赤霉病。在小麦初花期(扬花10%)选择渗透性、耐雨水冲刷性和持效性较好的农药,如亩用有效成分氰烯菌酯25克,或甲基硫菌灵70克,或80%多菌灵超微粉100克,或多菌灵·三唑酮悬浮剂(亩用有效成分多菌灵60克,三唑酮8克),或咪锰多菌灵(亩用有效成分多菌灵5.4-6.75克,咪鲜胺锰盐20-25克)40-50克,对水喷雾预防;若花期多雨或多雾,应在药后7天左右,再喷一次。田间见病初期,漏防田块应用上述药剂适当加大用量,立即进行补治,以减轻病害后期危害损失。

(3)小麦白粉病。小麦孕穗期,对上三叶病叶率达15%的田块,亩用有效成分烯唑醇8克,或三唑酮10克,或丙环唑10克,或腈菌唑4克,或醚菌酯9克,喷雾防治。视病情发展,连续施药2-3次,每次间隔7-10天。

(4)小麦锈病。当田间发现小麦条锈病单片病叶,要立即摘除发病叶片带到田外烧毁或深埋;对早期出现的发病中心,要立即围歼防治,控制其蔓延。大田条锈病病叶率达0.5%时,叶锈病病叶率达10%时,要立即进行普治。防治药剂品种、用量同小麦白粉病。重病田块在首次喷药7-10天后再喷一次。

(5)小麦红蜘蛛。秋苗期每平方尺有虫75头以上、小麦返青期每平方尺有虫300头以上的麦田,立即喷药防治。亩用有效成分联苯菊酯2克,或马拉硫磷15克。

(6)小麦蚜虫。注意保护利用天敌,重点保护好七星瓢虫、龟纹瓢虫、蚜茧蜂等优势种天敌。当天敌单位数与蚜虫数量比例大于1:322时,可有效控制麦蚜为害,不必施药防治麦蚜。当田间麦蚜发生量超过防治指标(苗期300头/百株,穗期500头/百穗)、天敌数量在利用指标以下时,亩用24%抗蚜·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克,或亩用有效成分吡蚜酮5克,或啶虫脒2克,或吡虫啉4克,对水喷雾防治,兼治麦田灰飞虱。后期穗蚜发生量大时,可用上述药剂加混高效氯氟氰菊酯(亩有效成分用量0.5克)或复配剂对水喷雾。

(7)总体防治技术。小麦返青至拔节初期以纹枯病为主治对象,兼治麦蜘蛛、苗蚜等其他病虫;小麦抽穗扬花期以赤霉病、锈病、穗蚜(或其中之一)为主治对象,兼治白粉病、叶枯病、颖枯病、灰飞虱、粘虫等。

(二)油菜菌核病

1.防治技术策略

以预测预报为依据,农业防治为基础,适时药控为关键,全面实施综合治理技术。

2.主推技术

油菜盛花期适时药控技术。

3.具体技术措施

(1)做好农业防治

①加强田间管理。开好“三沟”,做到沟沟相通,确保田间明水能排、暗水能滤,降低田间湿度,提高油菜根系活力,增强植株抗逆性。

②适时摘除病、老、黄叶。油菜盛花期、终花期各摘叶1次,带出田外销毁,降低病菌再侵染机率。

(2)规范施药技术。切实把好药剂防治“三关”,即防治适期与次数、对路药剂和施药技术三个关键环节。

①施药适期与防治次数。预测菌核病为偏轻发生年份,在油菜盛花期(二次分枝开花枝率30%左右)施药防治1次;对于感病品种或预测为中等至偏重发生年份,在油菜盛花初期(一次分枝开花枝率20%左右)与盛花期(二次分枝开花枝率30%左右)各施药防治1次;预测为大发生年份分别于油菜盛花初期、盛花期各防治1次,7-10天后再施药防治1次。

②防治药剂与用量。亩用有效成分菌核净40克或腐霉利37.5克或烟酰胺12克。

③施药技术。机动喷雾器对水30千克、手动喷雾器对水60千克均匀喷雾,油菜全株上下要受药均匀,注意在下午施药。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3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