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惠富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碧护综合技术:粮食生产的保护伞

发布时间:2014-04-25   浏览次数:2440



《农民日报》(2014年04月21日 03 版)


当前,随着气温的升高和雨季的来临,我国小麦主产区,从南到北开始打响防治小麦病虫害的大会战与攻坚战,成为各级农业部门、地方政府为千方百计保持粮食产量持续稳定、确保夏粮丰收的一项艰巨任务。

可否做到未雨绸缪,利用实践已经证明简单可行的实用新技术,来缓解这个难题呢?

据了解,德国科学家通过探寻野生植物从来不施肥、不浇水、不打药,但依然生长强壮的秘密,发现了植物化感原理,并经过几十年的潜心研究,研发出能够激发农作物自身潜能的物质。亩用1克该物质,在农作物播种前进行拌种,或者在生长期的关键时节,每亩每次用3克进行喷雾1~2次,就能让农作物如野生植物一样根深叶茂,通过健壮自身,可抵御冻害、干旱、高温、病害等自然逆境的侵袭,达到少打农药甚至不打农药、提质增产并对环境友好之目的。

多年来,北京成禾佳信农资贸易有限公司从德国引进这种能提高和调动作物自身免疫力和生长活力的纯天然植物生长强壮剂“碧护”,以及其他高新农资产品,组合配套植保技术,在国内不同农作物上推广使用,均取得显著效果,帮助农民实现了增产增收。

日前,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召集全国10个小麦、水稻主产省区植报站的有关负责人、植保防治组织、专业合作社代表200余人,在江苏省徐州市举办“水稻、小麦壮苗防病现场观摩技术培训班”,示范并在全国大力推广这项简单实用的“碧护综合技术”。

与会代表观摩了徐州市睢宁县水稻、小麦壮苗防病“碧护综合技术”示范现场,效果对比十分显著。

在徐州市睢宁县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水稻育秧现场看到,尽管由于前期管理疏忽大意,突然的高温来袭时没有及时揭开小拱棚上的薄膜,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高温热害,但是经过“碧护”拌种处理的水稻秧苗,基本上都是青绿的,秧苗生长依然健壮,根系发达,秧盘不散;而没有用“碧护”处理的对照,秧苗弱小,黄苗、僵苗就非常多。

在位于睢宁县的江苏省农科院试验站的小麦壮苗防病“碧护综合技术”示范现场,有关专家经过采样对比,用“碧护”于小麦拔节期喷雾一次的田块,在其他管理技术不变的情况下,长势明显好于对照。具体表现在:用“碧护“处理的田块,有效分蘖增多,抽穗整齐,幼穗长,茎秆强壮,根系发达,搭起了小麦丰产的良好架子,丰收在望。

在培训班上,广东省清远市农业局高级农艺师温桂章在《碧护是使水稻增产的关键措施》报告中表示,多年来,在广东各水稻区进行了示范推广表明,碧护可以激发水稻的生命活力,开发水稻的增产潜能,是水稻增产的高端措施。

江苏省植保站张绍明科长在《碧护增强小麦抗病抗虫增加产量试验总结》的报告中称,碧保对提高小麦赤霉病、白粉病防效作用显著,可提高10个百分点左右;后期可起到保绿防衰的作用,与农民自防区比,可增加产量5%,与空白对照相比可增加产量10%以上。

全国农技中心农药与药械处处长邵振润表示,“碧护”对提高作物的抗逆性和促进丰产丰收具有良好的效果,该项技术对我国粮食战略调整及食品安全起到了技术支持作用;他要求参加观摩培训班的代表,回去以后做好培训和指导,建议每个省抓住重点作物,抓好大区示范,积极推广“碧护综合技术”,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3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