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惠富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宣州区一代螟虫发生趋势及防治意见

发布时间:2014-05-27   浏览次数:1635


一.二化螟

1.发生程度:中等发生

2.防治适期:5月14—26日,重发田6月初补治一次

3.防治对象田:早稻田、中稻秧田及早栽早发的中稻田。

4.预测依据:

(1) 越冬有效虫口基数有所降低。4月1-3日分别剥查棋盘、向阳和杨柳等地稻桩,平均亩残留有效虫量为497.85头,比去年同期少1.16%,比近三年同期均值少45.7%。

(2) 发育进度。4月1-3日剥查二化螟发育进度,化蛹率为0;4月21日剥查,观察区(向阳夏渡)化蛹率达10.53%,幼虫占89.47%,其中六龄占47.36%,五龄占21.05%,四龄占21.05%。预计二化螟羽化盛期5月2—15日,卵孵盛期5月14—26日;4月22日剥查杨柳、洪林两地化蛹率38.1%和31.8%,较观察区发育进度早。

(3) 灯下诱蛾初见期偏早,蛾量少。今年灯下二化螟4月17日初见,与近去年早8天。截止5月8日灯下累计诱蛾57头,比去年同期多54.1%,比近三年同期均值少55.1%。杨柳兴洋性诱剂诱集,4月19日初见,截至5月8日共诱集57只。

5.防治意见

(1)有条件的乡镇开展诱杀控螟。推广使用二化螟性诱剂,每亩放置1个诱捕器;示范应用频振式杀虫灯,每50亩架设一盏,能有效杀灭成虫,减少田间落卵量。

(2)化学防治:

亩用90%杀虫单80克,或48%毒死蜱100克,或10%阿维·氟酰胺悬浮剂(稻腾)30~40ml,或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康宽)10ml,对水30-45公斤喷雾。

二.大螟

1.发生程度:偏轻发生

2.预报依据:冬后亩有效残留基数36.2头,较去年多14头,较近三年少27.6%。截至5月8日,灯下累计诱蛾123只,较去年多43%,较近三年少56.6%;杨柳兴洋性诱剂诱集26只。

3.化学防治时期和药剂同二化螟

双季稻区如杨柳、文昌、寒亭、金坝、古泉等地交通便利的路边早稻田,要加强稻水象甲的防治,药剂同螟虫防治药剂,做到一喷多防。重发田防治两次。

需兼治灰飞虱、稻蓟马,稻瘟病,可混用吡虫啉、三环唑等药剂。

(来源:宣州区植保植检站)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3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