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情报
第十期
安徽省泾县植保植检站 2014年7月4日
7月上旬水稻病虫害发生趋势及防治意见
一、发生趋势:总体中等程度发生。
二、防治意见:
1、防治适期:7月10-12日,主治单季稻田白背飞虱、纹枯病,同时注意兼治稻纵卷叶螟、稻叶瘟。
2、防治指标:稻飞虱分蘖期百丛低龄若虫1000头;稻纵卷叶螟分蘖期百丛低龄幼虫100头;纹枯病病丛率20%;稻叶瘟病叶率3%(或出现急性型病斑)。
3、推荐药剂:防治稻飞虱选用烯啶虫胺+噻嗪酮(烯噻克)、吡蚜酮、高含量啶虫脒等药剂。防治稻纵卷叶螟选用阿维菌素(青锐、倦夜康)、阿维·氟酰胺、氯虫苯甲酰胺、甲维盐等药剂。防治稻叶瘟选用75%拿敌稳(肟菌·戊唑醇)、30%敌瘟磷、20%稻瘟酰胺等药剂。防治纹枯病选用井冈·蜡芽菌、己唑醇、苯醚·丙环唑等药剂。
4、注意事项:按规定用药量,每亩兑水40-45公斤均匀喷雾,施药时间应掌握在上午9点以前下午5点钟以后,同时田间保持浅水层5天以上。
三、主要依据:
(一)四(2)代白背飞虱:中等程度发生,低龄若虫盛期7月10日左右。
1、灯下虫量偏高,迁入峰明显,但峰次少。今年灯下6月13日初见,比去年迟12天,比2012年迟6天。截止到7月2日灯下共诱白背飞虱1701只,是去年同期的17倍,比近5年同期均值+7.75%;6月19日灯下出现明显迁入峰,峰日虫量1600头。预计近期田间虫、卵量将进一步上升。
2、田间虫、卵量低。据我站近日调查,单季稻田白背飞虱295头/百丛(40-470头/百丛),虫量和去年以及近3年同期均值相近,其中长翅成虫48头/百丛。田间卵量960粒/百丛,比去年同期-42.51%,比近3年同期均值-26.32%。
3、食料及气候条件有利。目前我县单季稻正值分蘖期至拔节期,营养条件丰富,加之近期雷阵雨天气多,湿热的气候条件十分有利于白背飞虱迁入、增殖和传毒为害。
(二)四(2)代稻纵卷叶螟:轻发生,低龄幼虫高峰期在7月4-5日。
1、田间现迁入峰,迁入量小。截止7月4日,灯下未见稻纵;单季稻田系统赶蛾,6月24日出现小迁入峰,平均亩蛾量96头,最高亩蛾量160头,
2、当前田间虫卵量低。6月27日系统田调查,平均百丛卵量48粒(0-160粒),百丛虫量0;7月1日大田普查,虫卵量均为0。
3、食料、气候条件有利稻纵卷叶螟发生。当前我县单季稻大多处于分蘖至拔节期,食料条件好;气象部门预报近期我县将维持阵雨天气,气温适宜,对该虫的发生相对有利。
(三)纹枯病:中等偏重发生。
1、田间病情上升快。6月20日田间病情初见,比2013年迟3天。6月30田间系统调查,病丛率平均12%,病株率平均1.22%,7月3日大田普查,病丛率平均8%(0-20%),比去年同期-33.33%;病株率平均1.69%(0-4.5%),比去年同期-22.12%。
2、近期高温高湿的气侯条件有利于单季稻纹枯病的扩展流行。
(四)稻瘟病:部分老病区少数感病品种偏重发生。
6月23-24日调查,单季稻叶瘟在少数感病品种上(两优6326、丰两优9号、丰两优4号)发生较重,发病田块平均病叶率26.18%,比去年-54.0%,比近三年-36.27%,平均病指17.52,比去年-34.87%,比近三年-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