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生趋势
(一)水稻害虫:预计以白背飞虱为主的五(3)代稻飞虱混合种群全省将中等发生,其中皖南部分稻区、沿江局部稻区偏重发生,低龄若虫高峰期在8月上旬;预计全省发生面积约1000万亩。五(3)代稻纵卷叶螟将偏轻发生,其中皖西南和皖南部分稻区偏重发生,低龄幼虫盛期在8月上旬前中期;预计全省发生面积约600万亩。二代二化螟将中等发生,其中“四稻”混栽区的单季稻将偏重发生,低龄幼虫高峰期大部分地区在7月底至8月上旬。预计全省发生面积约1200万亩。
(二)水稻病害:预计单季稻纹枯病全省将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2000万亩。稻瘟病在皖南山区和大别山区中稻、沿淮地区直播稻,其它地区迟熟单季稻感病品种上将偏重发生,预计全省发生面积约800万亩。稻曲病全省中迟熟单季稻将偏重发生,预计全省发生面积约1500万亩。
二、预报依据
(一)水稻害虫
1.水稻“两迁”害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迁入量总体偏低,其中白背飞虱在皖南部分稻区、稻纵卷叶螟在皖西南和皖南部分稻区迁入较多。截止7月18日,稻飞虱单灯累计诱虫量全省大部分稻区在500头以下,比中等发生程度的2013年同期低3-8成,但皖南部分地区如宁国、休宁、绩溪、泾县诱虫量偏多。稻纵卷叶螟截止7月20日全省大部分地区无明显蛾峰,但近日皖西南和皖南部分稻区出现明显迁入峰,峰日亩蛾量潜山、东至、祁门、宿松、望江、广德一般为520-890头,迁入量偏高。
2.水稻“两迁”害虫当前大部分稻区田间虫量低,皖南部分稻区稻飞虱田间虫量偏高;二化螟一代残虫量总体与近年相近,但部分地区数量偏多。7月18日前后调查,稻飞虱单季稻田百丛虫量全省大部分地区在300头以下,比近3年均值减少2-8成。但皖南部分、沿江局部地区数量较高,如宁国、广德、徽州、潜山、泾县、绩溪、繁昌等地一般为506-942头。稻纵卷叶螟近期调查,全省大部分稻区百丛幼虫量多在10头以下,为近年同期最低值,皖南及沿江部分稻区如太湖、徽州、宁国、绩溪为20-50头,数量不高。二化螟一代亩残虫量大部分地区在210-926头,数量总体不高,但郎溪、绩溪、祁门、黟县、太湖、潜山、望江、宿松、裕安、舒城、庐江、长丰、南谯等地一般在1152-2290头,大多数地区比近3年均值增加1-4成,残虫量偏高。
3.田间食料条件好,有利水稻害虫取食为害。7月下旬至8月上旬大部分单季中稻处于孕穗至抽穗期,单季晚稻处分蘖末期至拔节期,营养条件好,有利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等取食为害。
4.未来气候条件总体有利水稻害虫发生。省气象部门预报,7月下旬降水量沿淮淮北偏少6-8成,江淮之间接近常年,江南偏多5成到1倍不等;8月1-20日主要有2次较为明显降水过程,出现在8月上旬中期(4-7日)和中旬后期(16-19日),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气候条件总体有利于“两迁”害虫和二化螟发生为害。
(二)水稻病害
1.田间菌源广泛存在,病源基数条件有利水稻主要病害发生。水稻纹枯病、稻瘟病我省常年发生普遍,稻曲病近年发生上升趋势明显,水稻主要病害田间菌源广泛存在,环境菌量高,有利田间发病。
2.目前,纹枯病单季稻田发生普遍,稻叶瘟在病害常发区感病品种上普遍发生。近期各地调查,单季稻纹枯病病丛率大部分稻区一般为4.4%-18.0%,田间发病普遍。单季稻稻叶瘟在皖南、皖西南山区、沿江中部部分地区感病品种上发生普遍,其中郎溪县、绩溪县、霍山县、徽州区、宁国市病叶率高于近年同期。
3.水稻感病品种种植面积比例大,寄主条件有利发病。目前我省种植的两系杂交稻和粳糯稻品种大多不抗稻曲病;两优234、Y两优9918、两优6326、丰两优4号、扬两优6号、新两优6号、皖稻68、宁粳3号、武运粳7号、太湖糯等品种不抗稻瘟病且大部分地区种植面积比例在50%以上。水稻品种条件有利于稻曲病和稻瘟病发生流行。
4.未来气候条件总体有利于大部分地区水稻病害发生。省气象部门预报,8月1-20日主要有2次较为明显降水过程,出现在8月上旬中期(4-7日)和中旬后期(16-19日)。8月上中旬2次明显降水过程将有利于我省中迟熟单季稻稻曲病和稻瘟病发生。此外,我省单季晚稻抽穗(多在8/下-9/上)期间稻曲病、稻瘟病发病温度条件适宜,且秋后雾露重、昼夜温差大,气候条件适宜“两病”发生。 2014年夏秋季单季中稻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意见 一、病虫发生趋势与防治任务全省水稻病虫发生趋势会商会分析,今年我省夏秋季单季中稻病虫总体将偏重发生(4级),其中水稻主要病害偏重发生,主要害虫中等发生。全省单季中稻主要病虫发生面积约7100万亩次,需要防治面积约6700万亩次。
二、防治目标
1.通过有效防治,将水稻重大病虫总体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具体目标:稻飞虱百丛虫量分蘖期-拔节期控制在1000头以内,穗期控制在2000头以内;稻纵卷叶螟卷叶率分蘖期控制在15%以内,孕穗期控制在10%以内;稻螟虫分蘖期为害株率控制在3%以内,穗期白穗率控制在1%以内;纹枯病病株率控制在20%以下;稻曲病病穗率控制在10%以内;稻瘟病病穗率控制在5%以内。三、关键技术措施1.明确防治重点。从全省范围看,单季中稻中后期要突出以稻曲病、稻瘟病、纹枯病、二化螟、稻飞虱、部分地区稻纵卷叶螟为重点防治对象,兼顾水稻细菌性病害、叶部病害防治。
2.加强田间管理,推广病虫绿色防控技术。要科学管理肥水,增施有机肥,实行测土配方施肥,做到促控结合,防止后期贪青晚熟和倒伏。实行浅水勤灌,适时适度烤田,促进水稻健壮生长,恶化害虫食料和生存环境,要积极推广性诱剂、杀虫灯、生物农药等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和使用次数。
3.把握关键时期实施总体防治。单季中稻病虫害中后期防治要根据当地不同病虫发生种类,于主害期或易感病虫敏感生育阶段实施总体防治,从而达到治主兼次、一防多治和节本增效的防治效果。从全省范围看,单季中稻8月份病虫害重点要抓住关键时期开展总体防治:(1)8月上旬前中期。主治纹枯病、二化螟、部分稻区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兼治细菌性病害等病虫害。(2)8月下旬中后期。主治稻飞虱、迟熟单季稻稻纵卷叶螟,兼治纹枯病。(3)适期预防穗期“两病”。要根据水稻生育进程适时药剂预防稻曲病、稻瘟病(稻曲病、稻穗瘟要分别于水稻抽穗前10-15天、3-5天药剂预防),如遇阴雨天气,第一次防治7-10天后再防治一次。
4.实行达标防治。防治指标:稻飞虱分蘖期百丛低龄若虫1000头,孕、抽穗期百丛低龄若虫1500头,齐穗期以后百丛低龄若虫2000头。稻纵卷叶螟分蘖期百丛低龄幼虫100头,孕、抽穗期为百丛低龄幼虫50头。灰飞虱百丛虫量80头(秧田每平方米50头)。二化螟每亩累计卵量100块。纹枯病病丛率10%。稻瘟病叶瘟,发现中心病株即挑治或病叶率达3-5%时施药防治1-2次;穗瘟、稻曲病适期用药预防;细菌性病害出现发病中心,立即施药封锁。
5.选准对路农药,规范用药技术。稻飞虱选用吡蚜酮、烯啶虫胺、呋虫胺等;防治稻纵卷叶螟选用氯虫苯甲酰胺、阿维·氟酰胺、阿维菌素等;防治稻螟虫选用阿维·氟酰胺、氯虫苯甲酰胺、阿维·三唑磷等。防治纹枯病选用井冈·蜡芽菌、烯肟·戊唑醇、己唑醇;防治稻瘟病选用三环唑、肟菌·戊唑醇、春雷霉素等;防治稻曲病选用井冈·烯唑醇、井冈·蜡芽菌、氟环唑等;防治细菌性病害选用噻菌铜、叶枯唑、氯溴异氰尿酸等。各地要按照施药技术规范和防治对象,用足药量,对足水量,均匀喷雾。注意农药交替轮换使用和安全用药,确保人畜、环境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来源:省植保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