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惠富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全国多地遭遇63年最严重干旱

发布时间:2014-08-28   浏览次数:1910

7月以来,辽宁、河南、吉林等多地接连遭遇63年来最严重的干旱,农业灌溉用水和居民生活用水频频告急,群众生活遭受严重威胁。由于干旱多发于产粮大省,社会各界对秋粮生产的隐忧加重。对此,各地采取人工增雨、应急调水等措施缓解旱情。

辽宁遇63年来最重旱灾粮食预计减产100亿斤左右

7月以来,辽宁省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6成,为1951年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同期最少。从7月下旬开始,全省干旱快速发展。8月14日,国家气候中心全国气象干旱监测表明,辽宁省干旱面积和中旱、重旱规模已列全国之首。今年已经成为辽宁省自1951年以来旱情最严重的年份。

严重旱灾给辽宁省农业生产带来很大的影响。据不完全统计,截至8月24日,全省总面积6275万亩农作物中受灾面积2927.5万亩,干枯和重旱面积1870.5万亩,其中干枯面积707万亩。辽西及大连北部地区灾情最为严重,坡耕地作物已基本绝收。根据当前的旱情,农业部门汇总分析预测,预计今年辽宁全省粮食因灾减产100亿斤左右。

辽宁省近日的降水过程,没能缓解当地持续加重的旱情。由于此轮降雨过后,该省将继续高温少雨天气,大部分干旱地区可能会遭遇“夏秋连旱”。据悉,旱情较重的朝阳、阜新、大连等地的农作物大多遭遇“掐脖旱”,庄稼产量减半甚至绝收已既成事实。而在辽宁省新民市、辽中县等地,更有十万余亩农作物因高温干旱而遭遇虫害。

截至目前,辽宁省投入抗旱资金5.92亿元,投入人力226.4万人次,开动机电井22.12万眼、泵站2059座、机动设备29.17万台套、机动运水车14万辆次,累计完成抗旱浇灌面积950万亩,临时解决了前期出现的35.83万人、7.97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

辽宁省代省长李希25日在全省抗旱救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表示,辽宁省委、省政府把确保群众基本生活用水安全,作为一条底线、作为一条红线来严肃要求,决不允许发生群众因饮水困难而出现伤亡事故。

河南遭遇最严重“夏旱”平顶山旱情尤其严重

2014年7月,河南遭遇63年来最严重的“夏旱”,全省多地供水告急。8月25日,河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发布消息,由于各地积极抗旱浇地,加之近期陆续迎来降雨,河南省旱情得到缓解,受旱面积已降至411万亩。

由于2014年汛期以来,高温、少雨、干旱天气持续发展等原因,造成河南省中西部和北部部分地区发生较为严重的旱情。据悉,河南省高峰期秋粮受旱面积达2700多万亩,山丘区有70多万人、10多万头大牲畜存在临时性吃水困难问题。其中,平顶山市旱情尤其严重,城市百万人口供水告急。

今年以来,平顶山市遭受了建市以来最严重的旱情。全市143座水库有98座干涸,49条河道有44条断流,城区百万居民用水困难,主要水源地白龟山水库两次动用死库容,如果水位再降将威胁坝体安全。

对此,国家防总决定从8月6日开始,从丹江口水库通过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向平顶山应急调水,调水规模2400万立方米,以确保3个月的供水,后期视情况再作调整。

连日来,在多部门的努力下,应急调水开始发挥效益。当地一些干部表示,应急调水打通了百万市民吃水的“生命线”。截至25日8时,南水北调中线干渠向河南省平顶山市白龟山水库累计输水260万立方米。白龟山水库水位快速下降趋势得以遏制,城区百万人口用水困难有望缓解。

吉林多个产粮大县干旱严重人工增雨缓解旱情

7月下旬以来,吉林降雨持续偏少,全省平均降水量为39.4毫米,比常年同期少65%,居历史同期少雨第二位。降水偏少导致部分地区旱情严重,截至8月13日,全省农作物受旱面积1833万亩,绝收面积121万亩。预计未来数天,干旱面积将进一步扩大,旱情程度继续加重。

作为全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目前吉林省多个产粮大县干旱严重,其中长岭、农安、公主岭等10个产粮大县降水量创1951年以来最少,部分地块甚至绝收。抗旱工作已经成为当地粮食能否丰收、农民能否增收的关键和决定因素。

为促进缓解旱情,吉林省气象局、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及各级人影部门,充分利用这次有利的人工增雨天气过程,精心设计人工增雨实施方案,积极组织协调东北区域4架飞机、全省地面高炮火箭开展联合立体化人工增雨作业。受高空槽和人工增雨作业共同影响,从23日午后开始,吉林省出现降雨天气。人工增雨作业使全省大部农田旱情得到有效缓解,但局部地方仍有旱象存在。

为应对干旱带来影响,国家粮食局近日派出工作组到吉林省了解旱情。据介绍,目前吉林省非旱区玉米长势良好,预计旱情对全省玉米产量影响不大。国家粮食局将继续跟踪了解吉林等受灾地区粮食生产情况,分析研判旱情发展趋势,加强市场监测,及时掌握市场动态,切实做好粮食调控各项工作,增强调控的针对性、有效性,确保粮食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

全国多地遭遇严重干旱农业、生活用水频频告急

受持续高温天气等因素影响,全国多地接连遭遇严重干旱。农业灌溉用水频频告急,居民生活用水也危在旦夕,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受到极大威胁。

今年4月份以来,受异常天气影响,新疆部分地区特别是伊犁河谷持续干旱少雨,多个县市不同程度遭受严重旱情,直接经济损失超过43亿元。截至目前,旱情已导致全区牧民定居区近72万亩草料地减产60%以上,50多万亩草料地基本绝收。

内蒙古气象局最新的数据表明,今年,内蒙古全区可打草草原面积为2975万公顷,较去年减少85万公顷。官方指出,由于牧草黄枯期提前,天然草地牧草产量严重不足,对牲畜抓膘、出栏、越冬十分不利。建议有关部门合理安排畜牧业生产,及早调运和储备草料,尽量减少越冬牲畜数量,确保牲畜安全越冬。

据报道,从6月下旬以后,内蒙古中西部牧区受持续高温干旱影响,牧草生长缓慢,长势差于往年,特别是鄂托克前旗、达茂旗、镶黄旗、二连浩特市、苏尼特左旗、苏尼特右旗及乌审旗大部牧草出现凋萎枯黄和死亡现象,牧草减产已成定局。同时,8月份以来,中西部地区气温偏高,降水量不足,致使部分地区天然草牧场提前进入黄枯期。

今年以来,山东淄博出现春夏秋“三连旱”。气象部门统计,淄博今年累计降水量仅276.3毫米,比历年同期偏少44%,比去年同期偏少56%。各区县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干旱,部分地区农作物减产超四成。(来源:中新网)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3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