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惠富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小麦栽培技术之小麦需肥特性与合理施肥

发布时间:2013-02-01   浏览次数:3011

小麦栽培技术之小麦需肥特性与合理施肥

 

  小麦的需肥特性

  小麦对NPK三要素的吸收量因品种、气候、生产条件、产量水平、 土壤和栽培措施不同而有差异。综合各地资料分析,小麦每生产100kg 籽粒和相应的茎叶,约需吸收N3kg左右;P2O51.0-1.5kgK2O:3-4kg

  冬小麦一生中对NPK吸收有两个高峰。对N的第一个吸收高峰在分蘖至越冬始期,吸收量占总量的20%左右,越冬期间吸收量仅占总量5%左右,返青后N的吸收量有所增加,拔节-开花期出现第二个吸收高峰,吸收量占总量30-40%,开花后对N仍有少量吸收。

  小麦对PK吸收在分蘖-越冬始期出现第一个峰值,占总吸收量 10%左右,至拔节期P吸收量占一生30%左右,K50%左右。拔节至开花期出现第二个吸收高峰,吸P量达总吸收量的40%,吸K量占总吸收量50%。开花后P吸收量仍达20%,K则停止。

  近年研究表明,增加拔节至开花期NPK的吸收比例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产量。


   二)施肥量的确定

  目前生产上多采用以产量定施肥量方法,小麦产量指标确定后,根据小麦吸肥量、土壤基础肥力、肥料种类、数量和当季利用率及气候等条件综合确定。其计算方法是:

  计划产量肥料   计划产量对养分吸收量(kg/公顷)-土壤当季养分供给量(kg/公顷)

  需要量(kg/公顷) ───────────────────────────────────────

              肥料中营养元素含量(当季利用率(%

  根据现有研究:一般每生产100kg小麦需施N4-5kg左右;4500 kg/公顷产量水平需施氮180-220公斤左右,6000 kg/公顷产量水平需施氮240-270公斤左右,7500 kg/公顷产量水平需施氮270-300公斤左右,弱筋小麦应适当降低施N量。注意增施PK肥,NP2O5K2O 应达1:0.4-0.6:0.4-0.6


   ()肥料的运筹原则

  1 肥料对器官促进效应

  据原江苏农学院不同叶龄期施氮效应期试验(1977-1978)结果:速效N肥作基肥施用,2/0叶期开始得力,3/04/05/0叶期显著得力,6/0叶期效应开始下降,7/0叶期效应显著下降;不同叶龄期追施适量速效氮肥,对叶片促进效应关系是:n叶露尖施肥,(n+1)叶期效应开始,(n+2-n+3)叶期为显著效应期,(n+4)叶期效应开始下降,(n+5)叶期效应显著下降;不同叶龄期施氮与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是:穗数随追肥叶龄期推迟而下降,每穗平均粒数和粒重则随追肥叶龄期推迟而上升,迟到孕穗初期适量追肥仍有增粒增重的效果,产量以用作基肥、苗肥、拔节孕穗肥增产效果显著,腊肥和返青肥虽较对照增产,但肥料报酬率低。

  2、肥料运筹原则

  根据小麦需肥特性,肥料运筹应掌握,在冬前分蘖期有适量的速效NPK供应,以满足第一个吸肥高峰对养分的需要,促进分蘖、发根、培育壮苗,越冬至返青期间是小麦一生中需肥较少时期,应适当控制肥料供应以控制无效分蘖的发生,培育高光效群体,拔节开花是一生中吸肥的最高峰,施肥最大效率期,必需适当增加肥料供应量,以巩固分蘖成穗、培育壮杆,促花、保花,争取穗大粒多,抽穗开花以后,要维持适量的NP营养,延长产量物质生长期的叶面积持续期,提高后期光合生产量,保证籽粒灌浆,提高粒重。

  在确定肥料运筹方式时,应综合考虑小麦专用类型、肥料对器官的促进效应、以及地力、苗情、天气状况等因素。根据各地高产经验,中筋、强筋小麦生产中N肥可采用基肥:追肥为55的运筹方式,追肥主要用作拔节孕穗肥,少量在苗期施用或作平衡肥,弱筋小麦宜采用基肥:追肥73的运筹方式,以实现优质高产。晚茬麦采用独秆栽培法的群体,N肥基肥:追肥可采用3-46-7,以保穗数、攻大穗。秸秆还田量大的麦田基肥中N肥用量需适当增加。磷钾肥提倡50-70%基施;30-50%在倒4-5叶追施。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3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