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惠富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八月中、下旬水稻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与防治意

发布时间:2016-08-13   浏览次数:1769

一、发生趋势

1. 稻飞虱:五(3)代稻飞虱白、褐混合发生,预计发生程度中等,低龄若虫盛期在8月18~20日。

依据:⑴灯下虫量低。灯下五(3)代褐飞虱分别在7月23日、30日出现成虫峰,峰日虫量分别为104、128头,主峰日在7月30日。截止8月10日,稻飞虱灯下累计诱虫1248头,褐飞虱占35.9%;褐飞虱诱虫量比近三年同期均值高13.1%,比五(3)代褐飞虱大发生的2006、2007年同期均值低84.7%。

⑵田间虫、卵量低。系统调查,五(3)代褐飞虱成虫主峰日在8月3日。8月3日普查:白、褐混合百丛虫量最高80头,平均15头,褐飞虱占40.1%,褐飞虱百丛成虫量最高15头,平均6头,比近三年同代均值低33.3%;褐飞虱短翅型成虫平均百丛虫量1头,与近三年同代均值相近。8月9日普查:白、褐混合百丛卵量最高1600粒,平均480粒,比近三年同代均值低20.4%,褐飞虱占76.3%。

⑶寄主、气候条件有利。8月中、下旬我县中、单晚稻处于孕穗至灌浆期,寄主条件有利稻飞虱的发生。据省气候中心预测:8月下旬-9月上旬全省降水量以偏少为主,部分地区有旱情发展。全省平均气温接近常年,全省极端最高气温34-36℃。气候条件对稻飞虱发生无明显不利。

2、稻纵卷叶螟:五(3)代偏轻发生,低龄幼虫高峰期8月12-14日。

依据:⑴田间虫、卵量低。7月18日调查:四(2)代田间百丛幼虫量为0-18头,平均8.6头。截止8月5日五(3)代蛾峰不明显,系统赶蛾,仅在8月3日出现一个蛾峰,峰日亩蛾量为85.4只。8月5日查卵,单季杂交稻未查见,单季粳稻田平均百丛卵量41.3粒,比近三年均值低10.8%。

⑵食料有利但气候条件不利。目前单晚粳稻正处于分蘖至拔节期,长势嫩绿,有利稻纵卷叶螟为害。但气温偏高、降水偏少的气候条件(如前述)不利于稻纵卷叶螟为害。

3、单季稻纹枯病:中等发生。

依据:⑴田间病情较轻。8月3日普查:平均病丛率5.3%,病株率1.3%,分别比近三年同期均值低60.9%和81.2%。

⑵寄主和田间小气候有利。8月中、下旬单季杂交稻处于抽穗至乳熟期,单季粳、糯稻处于分蘖末至拔节期,寄主和田间小气候有利于纹枯病的发生。

4、单季杂交稻稻瘟病、稻曲病。在感病品种上中等,局部偏重发生。

依据:近年我县稻曲病、穗颈瘟等病害在感病品种上均为中等以上发生,菌源充足;且我县两系杂交稻,粳、糯稻等感病品种种植面积较大,生育期参差不齐,破口抽穗期遇阴雨天气几率较大,有利稻曲病、穗颈瘟的发生。

二、防治意见:鉴于8月份水稻主要虫害发生较轻,建议抓好以穗期病害为主的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其它病虫根据田间发生情况实行达标防治。

1、防治指标:稻飞虱百丛有虫1000头以上;纹枯病病丛率20%以上;稻纵卷叶螟孕穗期百丛低龄幼虫50头以上,分蘖期至拔节期100头以上。

2、防治时间:8月19~21日, 防治单季稻田稻飞虱、纹枯病,兼治迟熟单季稻和双晚稻田稻纵卷叶螟;预防稻曲病掌握在破口抽穗前10-15天、穗颈瘟掌握在破口抽穗前5-7天。

3、防治方法:根据田间病虫情选择下列药剂配方,机动喷雾器对水30公斤,手动喷雾器对水50-60公斤均匀喷雾,药后要保持3~5厘米水层5天左右,要并注意交替轮换用药。施药时要做好防护,注意用药安全。

⑴防治稻飞虱可选用吡蚜酮、烯啶虫胺、乙虫腈、噻嗪酮等。

⑵防治纹枯病、选用井冈·蜡芽菌、己唑醇、苯甲·丙环唑、噻呋酰胺等。

⑶预防稻曲病可选用苯甲·嘧菌酯、肟菌·戊唑醇、烯唑醇、井冈·蜡芽菌、井冈·烯唑醇、烯肟·戊唑醇等。

⑷预防穗瘟可选用稻瘟灵、三环唑、烯肟·戊唑醇、肟菌·戊唑醇等。

⑸防治稻纵卷叶螟可选用阿维·氟酰胺、氯虫苯甲酰胺、甲维盐等。

(来源:繁昌县农委)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3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