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过后,国内早籼稻收购已渐入尾声,在以国储收储为主导的原粮市场,早籼稻收储取得了显着的成果,截至9月15日,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早籼稻767万吨,同比增加69万吨,有效的保证了农户收益,也为接下来中晚籼稻与粳稻托市力度增加了信心。中国粮油信息网分析师尹秀颖认为,国内中晚籼稻与粳稻托市启动后,稻价将呈稳中趋强的态势,具体原因如下。
政策托底与支撑
粳稻方面:2016年4月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粮食局、财政部、农业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储粮总公司联合关于印发小麦和稻谷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的通知,通知中强调,辽宁、吉林、黑龙江粳稻自10月10起至1月30日结束,且最低保护价为1.55元/斤,国标三等,与去年持平,由于水稻种植效益相对较高,2016年东北水稻种植面积也略有增加。9月中下旬开始,东北圆粒水稻零星上市,以湿粮为主开称价基本与去年持平,且随着水份降低,稻价也呈稳中趋涨态势。由于2015年水稻入库标准严格,因此按照惯例2016年水稻入库标准与去年相同,具体标准详见下表。
籼稻方面:最新消息显示,经研究,国家粮食局同意自9月23日起在湖北省、9月26日起在安徽省、9月27日起在四川省启动2016年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这将给冷清的籼稻市场带来一丝暖意,主要原因是今年籼稻主产区受天气影响,持续高温天气,使得新季中晚籼稻上市后普遍存在腹白重、出米率低、碎米含量大等问题,米企开称价格较往年低,入市采购积极性也相对较低,农户相对惜售。从目前已启动的湖北产区来看,受托市启动的影响,为了争取优质粮源入库,部分米企纷纷上调价格来吸引优质粮源,据米企反映,未来保证后期有足够的粮源进行生产,局部地区已出现了抢粮的现象。另外,为了保证粮食顺利入库,各级省政府积极调配库存,其中安徽省已确定第一批中晚稻委托收储库点589个,有效空仓容380万吨,因此为中晚籼稻价格上调带来有利支撑。
国储已暂停籼稻拍卖
由于新粮陆续上市,国家粮油交易中心今年最后一次中晚籼稻竞价销售交易为9月8日,相比去年已经有所延期,因此市场原粮购销将全部转向新粮市场。据中国粮油信息网统计,今年中晚籼稻共举行了24次拍卖,共计成交1820557吨,部分南方籼稻产区米企表示,由于2015年产籼稻已暂停拍卖,迫使米企不得不从新粮市场采购高价粮源维持正常生产,且随着新粮陆续上市,米企的整体开机率也有所上升,对原粮的需求也有所增加,因此助推稻价上行。
收购主体跃跃欲试
有了国储托市有利支撑,贸易商们计划将用尽“洪荒之力”来对原粮进行大规模的收购。据本网了解,在东北新粮上市之前,部分贸易商已与地方粮库签署了补库合同,规模在1-15万吨不等,这不仅会加速贸易商入市采购积的极性,也将使得原粮收购进度有所加快。据笔者采访了解到,由于今年国家大力推进大豆、玉米等粮食去库存计划,使得东北有效仓容较多,且部分贸易商认为,水稻托市启动后,东北仓容不是问题。另一方面,虽然国有水稻仓容爆满,但是社会代储仓容不可忽视。部分米企利用自身多余的仓储来进行代储,不仅可以从中获得代储费以及保管费用。同时,当下一年进行地储轮换或国储拍卖时,可自行拍买本仓粮源,直接省去入库费及运费等成本支出,因此收购主体不断的增加,使得稻价上调也将成为必然。
后市米企如何应对
综上所述,未来稻价将逐渐向托市价靠拢。在国储强有力的支撑下,米企参与市场原粮定价难有话语权,压价采购现象恐难再现。然而,为了后期能够保证生产,笔者认为当下米企仍需储备库存。一方面,从今年的市场情况来看,优质粮源较少,随着各方收购主体的持续收购,稻价难有下跌的机会。另一方面,今年南方籼稻市场受自然灾害影响,部分地区新粮有所减产,托市收购结束后,市场粮源短缺,稻价将有进一步上调的可能。最后,米企应该做到严把原粮入库关,执行优质优价的原则,从而保证大米加工利润。
( 来源:中国粮油信息网 作者:尹秀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