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华北、东北主产区玉米收获已基本完成,但由于天气等因素的影响,玉米上市量普遍较低,市场价格表现较强,华北部分地区玉米收购价当月涨幅甚至达到200元/吨,东北地区玉米收购价格也在月初大幅下挫之后逐渐企稳。同时有关部门积极采取行动,促使各方主体积极进行玉米收购,玉米市场暖风徐徐。
一、玉米淀粉补贴助力玉米去库存
10月27日吉林省粮食局公布省内深加工企业补贴名单和补贴金额,决定对省内玉米深加工企业收购加工省内2016年新产玉米给予补贴。
补贴时间及标准为:2016年11月1日至2017年4月30日期间,玉米深加工企业收购入库且6月底前实际加工消耗的2016年省内新产玉米,给予200元/吨补贴。公布的纳入补贴范围的玉米深加工企业达22家。而前期辽宁省也对补贴名单进行了公示,预计黑龙江和内蒙古两省也会在近期相继出台补贴政策。
东北深加工补贴政策有助于用粮企业降低采购成本,增加其玉米采购积极性,其核心依然是鼓励东北企业加快粮食库存消化,深化玉米供给侧改革,推进玉米“去库存”进程,缓解东北玉米销售压力。不过在养殖业行情偏弱和饲料价格疲软的背景下,玉米深加工企业玉米消费增量恐非常有限。
有关方面预计,玉米深加工全行业2015/2016年度消费玉米5640万吨。2016/2017年度预计将消费玉米6070万吨,增幅7.6%,但相比玉米结余量而言,消费增量非常有限,依然无法改变全国玉米当年度供过于求的局面。
二、天气因素助力华北玉米价格上行
9、10月华北及东北主要城市玉米现货价格
由于持续阴雨和农民惜售等原因,10月以来华北玉米收购价格出现了大幅反弹,其中山东、河南、山西上涨120-200元/吨,涨幅较大。华北黄淮地区整体收购价目前维持在1580-1680元/吨之间。
从总量结构来看,华北产区玉米市场化程度高,自给自足和自我调节能力较强,因此月初在东北玉米尚未大量上市且价格不明朗的时期,华北玉米走出了自己的节奏,而月中由于华北地区持续性降雨天气影响,玉米晾晒较为困难,叠加收购价较低导致农民出现惜售情况,用粮企业上量不佳,刺激华北玉米价格继续走高,但月末华北价格已经出现了松动迹象。
天气预报显示,进入11月后华北天气将逐步好转,并且当前华北玉米价格相对较高,将促进华北干玉米供应上量。同时,由于华北、东北利润价差已经形成,华北企业进入东北地区询价频繁,已有东北玉米开始流入华北地区。因此未来随着东北玉米流入华北地区数量增长,华北玉米价格将会受到压制,反弹高度和持续性存疑。
三、东北玉米全面上市、价格坚挺难持续
10月以来,东北玉米由南向北收获逐步铺开,但受降不利天气影响,玉米上量速度提升较慢,东北农户售粮进度仅为5%,同比偏慢3个百分点,加之前期贸易商及深加工企业收购积极性较低,东北农户售粮进度同比偏慢。
同时,受国储玉米拍卖全面暂停,中储启动玉米轮换,以及深加工企业补贴等有利消息的影响,东北玉米收购价格在经历了月初的暴跌之后逐步企稳,目前整体收购价格维持在1240-1580元/吨,较上月下跌60-140元/吨,其中黑龙江地区由于过剩情况最为严重,价格跌幅普遍较大,而辽宁地区因粮质普遍较好,农户惜售情况较多,玉米价格走势较强。
虽然当前东北玉米价格企稳,但由于东北基础原粮充足,上量较慢只能将供应严重过剩的问题推后而无法改变,目前供应压力并未完全得到释放,且其他利多因素目前也无法完全解决东北玉米大量结余的问题。因此进入11月后,季节性供应压力将逐渐显现,在庞大的供应压力下玉米价格恐将重返弱势。
四、生猪存栏小幅回升,提振玉米消费作用有限
生猪存栏方面,8月份生猪存栏量为3.77091亿头,环比增长0.1%,同比减少3.2%,而能繁母猪存栏量继续下降,较上月减少19万头报3710万头。生猪存栏持续小幅回升但规模非常有限,能繁母猪则持续减少,未来养殖规模增长依然堪忧。
而猪价方面10月以来则持续走弱,截至10月28日,全国22个省市生猪平均价为16.23元/公斤,较上月回落0.93元/公斤;养殖利润同样继续回落,自繁自养生猪养殖利润为476.33元/头,较上月下降96.84元/头。
综合看来,虽然目前饲料消费有所回暖,但当前猪价并不乐观,存栏回升规模也较小,因此对玉米消费提振作用恐非常有限。
五、资金借机炒作切勿盲目追高
期货市场方面,受政策和上量较少提振玉米价格,以及空头获利了结等因素影响,期货盘面玉米价格表现强劲。截止10月31日,玉米主力1701合约报1517元/吨,当月上涨123元,涨幅达8.82%,使玉米盘面价格回到7月份水平。而现货方面并未大幅走强,尤其是对标的长春玉米现货价格较上月下跌200元,达1600元/吨,基差83元/吨,较上月基差406元/吨大幅缩小,多空陷入博弈。
本次上涨有部分基本面因素支持,同时能看到,东北玉米1300元/吨的价格也是各方能够接受的底线,如果接近或低于此价格,农民将会遭受较大损失,过分的空头预期也会打击收粮主体的积极性,不利于新粮收购工作的开展。
因此1300元/吨带有很强的阶段性、政策性底部特征,再加上资金借机炒作,盘面价格便扶摇直上,当建议投资者依然要保持理性,玉米供大于求大格局并未发生实质性改变,且进入11月后供应压力将逐渐释放,因此切勿轻易追高,采取逢高沽空策略较为稳妥。
外盘方面,9月28日CBOT美玉米主力合约报353.6美分/蒲式耳,较上月上涨17.6美分/蒲式耳,削弱进口玉米价格优势。但我国玉米进口配额非常有限,因此外盘变化仅供参考,对国内市场影响有限。
六、后市展望
受华北玉米阶段性价格走强和东北政策暖风频吹影响,市场整体气氛也趋于回暖。就目前而言,国内玉米价格阶段性、政策性底部已现。但由于国家不再进行托底收购,未来不论是企业增加库存还是中储粮轮入玉米,仍无法改变东北地区结余庞大的局面,而整体市场压力将在11月中旬以后呈现,届时玉米可能重回弱势。
并且国内玉米供给侧改革,其实质是让供需匹配,在保证国内用粮安全的前提下让国内玉米具备国际竞争力,从而助力下游玉米消费良性发展,如此才能从根本上化解玉米天量过剩库存的问题,让国内玉米市场健康发展,因此当前情况下,玉米价格进一步大幅反弹恐怕难以实现。
针对目前玉米市场的现状,建议期货方面切勿追高,以逢高沽空为首选策略;现货方面,企业逐步收粮,农民积极卖粮。
( 来源:博易大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