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惠富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七(5)代稻飞虱发生趋势预报与防治技术意见

发布时间:2012-10-09   浏览次数:1992

 

一、发生趋势

预计:全市七(5)代稻飞虱(褐飞虱)总体中等发生,部分地区偏重至大发生,田间虫量盛期在9月下旬后期~10月上旬。

主要依据:据各地调查,当前,绝大多数防治好的单季稻田块虫量低,百丛虫量为300~700头,而部分防治不力的田块高达2000~5000头。同时,百丛褐飞虱短翅型成虫5~23头,局部百丛卵量在1000粒以上。双季晚稻田间百丛虫量为400~1000头,部分防治不力的田块达2000头以上,局部双晚百丛褐飞虱短翅型成虫达30头,表(略)。

迟熟单季稻和双季晚稻有利于七(5)代褐飞虱取食为害;如晚秋气温偏高,将加重褐飞虱发生程度。

二、防治技术意见

1、加大普查力度,实行分类指导

目前,稻飞虱区域间、田块间发生程度差异较大,各地要在系统监测的基础上,扩大普查范围,增加普查次数,切实摸清当地稻飞虱虫量分布情况,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2、防治指标

齐穗期以后百丛低龄若虫2000头。

3、防治适期

对已达标的迟熟单季稻和双季晚稻田块立即施药防治。

9月底~10月上旬全面进行达标查治,之后视虫情适期补治。

4、防治对象田

迟熟单季稻、双季晚稻。

5、防治药剂及施药技术

可选用吡蚜酮、烯啶虫胺、噻虫嗪、乙虫腈等药剂。虫情复杂时,每亩选用48%毒死蜱EC 100ml+25%吡蚜酮WP25~30g,对水防治。施药技术:用足药量、对足水量(每亩45~60㎏)、喷准部位(稻株中、下部)、保持水层。无水田块加大用水量或每亩用80%敌敌畏EC 300 ml,拌20㎏细沙(或细土)撒施熏杀。注意人畜、环境和稻谷质量安全。(来源:安庆市种植业管理局)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3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