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惠富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江淮稻茬麦区秋播质量咋提高

发布时间:2018-11-14   浏览次数:1351

我省稻茬小麦面积位居全国第2位,但稻茬区小麦受到不利的自然条件等因素影响,存在着小麦生长不均衡,小苗、弱苗较多,适温高湿的环境容易诱发赤霉病重度发生。在新季小麦秋播时节,稻茬区小麦种植户如何提高播种质量,落实抗逆应变技术措施,力争实现一播全苗和壮苗越冬呢?为此,记者采访了省农科院作物所小麦栽培技术研究团队杜世州博士。

压缩晚播小麦

“适期播种是培育冬前壮苗、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节本增效、绿色防控的重要基础。”杜世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江淮稻茬区半冬性小麦品种适期播种时间应在10月25日前,偏春性品种适期播种时间在10月25—11月5日,南部麦区春性品种播种时间为 11月 1—10日。由于稻茬小麦总体茬口偏晚,适耕期短,农户应努力压缩晚播小麦面积,降低晚播带来的生产风险。

适量播种就是根据播种期间气温、冬前积温、整地质量、种子质量等因素综合确定适宜的播种量,确保合理的基本苗,为中后期建立高效群体结构奠定基础。适期范围内播种采用精量、半精量播种,江淮地区稻茬小麦亩基本苗控制在15万—18万之间,适宜亩播量12—15公斤;迟于播种适期,要适当增加播种量,一般每晚播1天增加0.5—1万基本苗,最多不超过25万基本苗。

提高整地质量

杜世州告诉记者,农户要在水稻收获前7—10天及时放水晒田,以保证收获时土壤墒情适宜,便于机械作业。水稻收获机械要普及切碎、匀铺装置,留茬高度10厘米以下,碎草长度控制在5厘米以内。如果收获机械切碎匀铺效果较差,可在前茬收获时留高茬30—40厘米,然后用秸秆粉碎机进行灭茬粉碎并均匀抛撒。稻草匀铺不到位时须人工撒匀。

农户可以因地制宜采取耕翻、旋耕等方式进行灭茬埋草整地;墒情适宜时,旋耕埋草深度要达到15—20厘米,防止稻草入土成堆或富集于浅表层。建议采用“耕—耙—旋”、“旋—旋”等增加作业次数的方式提高整地质量。秸秆还田入土后容易造成土壤暄松,跑墒透风,抗旱、抗寒能力下降,遇干旱时容易造成出苗不齐、干冻死苗。适度镇压,有利于提高出苗率,促进全苗、齐苗和保墒防冻,确保安全越冬。如播后墒情不适宜镇压,应在冬前选择晴好天气尽早镇压。

适当增施基肥

农户在确保秸秆还田和整地质量的基础上,墒情适宜时,采用机械条(匀)播方式播种,精准控制播种量,做到播深适宜,稻茬小麦播深控制在2—3厘米,防止“深籽、露籽、丛籽”,确保一播全苗和壮苗。在大面积生产上,复式作业播种机较为普及,往往在碎草匀铺的基础上,一次完成旋耕、灭茬、埋草、施肥、播种、开沟、镇压等作业程序。

为了抢进度、降成本,土壤墒情适宜时,农户宜采用少免耕、轻简复式机械整地播种。水稻已收获田块墒情适宜时可使用全还田防缠绕免耕施肥播种机,一次性完成直刀旋耕、秸秆覆盖、施肥、摆种、覆土、镇压等工序;或先施足基肥,用小型旋耕机械浅旋一次,晾晒2—3天后再浅旋耕一次,然后机械撒播;也可示范推广水稻收获小麦条播同步作业机、高畦垄作开沟条播机、稻田套播等新型播种机械和技术。

结合整地施足基肥,一般适期播种时亩施三元复合(混)肥或配方肥30—40公斤和尿素10公斤,确保基施氮量占总氮量的60%左右。晚播加大播量时应以基施复合(混)肥或配方肥为主,适当减少基氮肥施用量和比例,以种补肥。秸秆还田量较大的田块要适当增施尿素5—10公斤,防止秸秆腐熟过程消氮争氮影响壮苗。

( 来源:安徽日报农村版  作者:喻寒松 )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3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