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惠富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2019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每斤下调0.03元

发布时间:2018-11-30   浏览次数:1108

今年新麦上市后价位低开高走,而优质小麦价格更是大幅度上涨”——托市价下调影响不大,明年市场还将“按需定价”,优质麦受青睐

11月底,皖北新播的小麦已新绿一片。据省农业农村厅农情调度显示,今年全省小麦播种4216万亩,比上年调减97.8万亩。托市价的下调,对新一季小麦有何影响?

“托市价调低肯定对市场有影响,这种情况下要想维持比较好的效益,一方面希望国家在生产环节加大补贴扶持力度,另一方面自己要在品质和品种上下功夫。”太和县种粮大户徐淙祥告诉记者,现在优质粮食都走市场销,受托市政策影响比较小,比如新麦26、西农979等强筋麦,目前加工厂挂牌收购价比托市价每斤高出近2毛钱,“现在地里麦子有一半是强筋麦”。

太和县近年来专用品牌粮食发展迅速,县农委副主任李怀法介绍,今年秋种全县落实专用品牌小麦生产33万亩,全部由龙头企业根据加工需要指定品种,与大户签订合同。“每亩补贴40元,以调动农民和加工企业的积极性。”李怀法表示,托市价下调无疑会影响市场预期,小麦生产必须坚持以品质换效益。

安徽大粮粮食批发市场经营管理公司董事长谢文强认为,自2017年至2019年,小麦托市价格每年都下调0.03元每斤,如今政策的变化不管对市场预期还是市场价格影响都比较弱。

谢文强说,在2018年小麦托市收购价下调后,市场曾预计小麦收购价将会大幅度下滑,但事实并非如此。“今年新麦上市后价位低开高走,而优质小麦价格更是大幅度上涨。”谢永强说,比如今年小麦托市收购价位在1.15元每斤,但目前优质小麦价位普遍在每斤1.3元以上,新麦26这种市场需求量大的优质麦,价格甚至达到1.4元每斤。

省粮食和储备局调控处处长黄刚分析,今年新麦上市后至托市收购结束,我省小麦市场价格上涨约10%左右,“普通麦和优质麦两极分化明显,优质小麦市场价格在1.20元/斤以上”。

中储粮安徽分公司办公室负责人苏仕和认为,今年国家将小麦最低收购价由1.18元/斤下调至1.15元/斤,市场反应总体看是比较积极的,品种好、市场需求对路的小麦受欢迎程度越来越高,市场收购价基本在1.2元/斤以上,大幅高于最低收购价。2019年小麦最低收购价继续下调0.03元/斤,预计小麦市场会延续2018年的反应,优质品种仍然具有较强的价格优势,普通品种需求不旺,价格相对偏低。

黄刚表示,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粮食收储制度改革和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推进,不启动托市为常态、启动托市为例外,价格形成机制更加合理,可以预期未来市场对优质麦需求会呈持续上升趋势,“优质优价”将成为市场的鲜明特征。“根据专家建议今年将转变传统防治思路,推动小麦赤霉病全程防控技术落地”——面对宏观政策和市场的新趋势,需跟上变化调整种植结构和方式

“对种粮大户来说,不应纠结托市收购价下调,未来提升效益只能着眼于市场。”谢文强认为,随着加工需要的增长和消费升级,对优质专用小麦的需求会呈现爆发性增长,提高种麦效益,就要继续在结构和品质上做文章。

黄刚分析,今年继续下调托市价格,从长远看有利于理顺价格、有利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但短期看可能对农民种粮积极性产生影响,农业部门要坚持不懈引导农民抓紧调整种植结构,效益有保障才能稳定小麦生产。

李怀法介绍,今年太和县小麦总产中大约有2成是专用品牌小麦,市场销售价普遍比托市价高出一毛钱。“得益于持续调结构,太和越来越多小麦成为‘市场粮’,受托市政策影响小”。

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局主任科员曹高飞介绍,近年来我省从区域上引导小麦种植合理布局,在淮河以北区域发展优质强筋小麦,在沿淮及淮河以南区域发展弱筋麦。以龙头企业带动发展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基地,“2017年,全省优质专用(品牌)粮食生产基地内,农户可增加种粮收入12.6亿元”。

今年秋种中,各地围绕小麦提质增效,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大力发展市场需要的强筋、弱筋小麦和特色鲜明的黑(糯)小麦,建立专用小麦生产基地800万亩,通过企业与基地农户签约订单,优质优价,夯实皖粮品牌创建基础。

记者留意到,与以往比近两年我省小麦生产突出赤霉病的防控。“根据专家建议今年将转变传统防治思路,推动小麦赤霉病全程防控技术落地。”省植保总站站长黄秋云介绍,防住赤霉病,就解决了影响小麦品质的关键一环。

据了解,新一季小麦生产,我省将引导各地改变“品种+药剂”的传统防治观念,立足于全程防控,在优化种植结构、选育抗病品种、使用高效防治技术、加强产后服务等方面多措并举。选育抗病品种,加大皖麦抗病品种替代步伐,降低病害流行风险。推广先进耕作技术,合理使用农药,重视产后服务,加强收获期管理,及时清选赤霉病粒并干燥入仓。

“阜阳去年种植90万亩专用品牌小麦,今年达到150万亩。这些优质粮必须立足市场销售”——不断完善粮食流通市场,搭建市场化专业化的交易服务平台,让优质粮购销更顺畅

好的效益不仅仅是种出来的,还有赖于市场认可。随着国家政策的变化,近年来小麦收购呈现鲜明的“市场市” 。

9月30日,我省夏粮托市收购结束,全省共收购小麦511万吨,其中市场化收购436万吨,占85%,粮食收购正由以往的政策性收储为主的“政策市”,快速向政府引导下市场化收储为主的“市场市”转变。市场机制作用越强大,就越有利于“优质优价”。

“阜阳去年种植90万亩专用品牌小麦,今年达到150万亩。这些优质粮必须立足市场销售。”阜阳市粮食局副局长孙德清告诉记者,为此,近期阜阳市粮食局与安徽大粮粮食批发市场经营管理公司签署协议,借助这一交易平台在全国范围内为优质粮匹配更多采购商,促进品牌粮食建设。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我省加快粮食流通市场体系建设,引导地方国有粮食企业加快改革,提高市场竞争力,特别是鼓励多元市场主体积极入市搞活市场流通。“但与国外比我国粮食流通体系还不够完善,特别是缺乏专业的交易服务商,常常导致信息不对称,农民种的麦子和市场需要的麦子不一致,成为制约粮食效益的突出问题。”谢文强透露,目前公司的交易服务系统即将上线,沟通信息,提供从报价到交割的全程服务,“让好粮食卖上好价钱”。

谢文强表示,现在农村粮食经纪人多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为此甚至压级压价,损害农民利益。而借助大粮交易平台,农民将粮食挂上网,可以面向全国销售。平台的经纪人可以组织多个地方的采购商看样品、安排第三方检测、预约物流运输、出库交割等,实现双方利益的最大化。采访中,业内人士呼吁随着粮食“政策市”向“市场市”转变,要加大对专业化粮食购销平台的扶持,培育现代粮食交易服务,为优质粮提供一个公开透明可以竞价的交易渠道,降低交易成本,真正实现“优质优价”。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3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