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惠富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小麦赤霉病发生趋势预报及防治技术意见

发布时间:2019-04-15   浏览次数:1209


一、发生趋势:全县偏重至大发生,发生面积160万亩。

二、预报依据:

(1)、菌源情况: 4月11日调查,稻桩子囊壳枝带菌率0.8%,子囊壳成熟度指数为13.3。由于3月份多晴少雨,土壤干旱,影响了子囊壳的发育进程,但随着4月9日降雨,田间稻桩子囊壳枝带菌率会很快增加,天气条件有利子囊壳的发育。从下表中可以看出,自2010年的9年来,3月底以前就见子囊壳的有3 年,4月10日前见子囊壳的4年,4月10日后始见的2年。

(2)、小麦生育进度。由于我县存在稻茬和旱茬两种不同轮作方式的小麦,特别是稻茬麦播种晚,生育期特别迟,导致全县小麦的齐穗期为4月16—25日,时间跨度比较长,抽穗扬花期遇阴雨天气的机率高。

(3)、小麦品种大多不抗病,我县种植的小麦品种主要有烟农19、淮麦33、紫麦19、偃展4110等,均不抗赤霉病。

(4)、小麦群体偏大,田间小气候对赤霉病病菌侵染有利。去年播种时旱茬麦田播种量为15—20公斤/亩,普遍很高,加上冬季及早春雨雪天气多,土壤水分足,成苗率高;而且稻茬麦去年秋种时由于播种量更大,亩播种量达35—40公斤。这导致小麦群体总体偏大,导致田间郁蔽,对赤霉病的发生有利。

(5)、气象条件相对有利。虽然2月份的低温和3月份的多晴少雨对子囊壳的发育不利,但是4月9日我县普降中到大雨,其中稻茬麦区降水量在50—100mm,迅速改善了土壤墒情,也有利于赤霉病子囊孢子的发育。据天气预报,我县4月21—23日有一次降水过程,5月上旬多雷阵雨天气,对赤霉病的侵染为害十分有利。由于我县旱麦和稻茬麦均有相当大的播种面积,生育期不同,导致全县小麦抽穗扬花期拉长,如果4月下旬出现阴雨天气,肯定会造成赤霉病大流行。

三、小麦赤霉病防治技术意见

(一)防治适期与策略:要抓住小麦齐穗至扬花期开展一次预防(见花打药),施药后5-7天开展第二次预防,对高感品种、生育期不整齐、花期遇多阴雨天气的田块,还应开展第三次防治。若小麦扬花期遇阴雨天气,可选择雨隙或抢在雨前施药,药后6小时内遇雨应及时补治。

(二)防治药剂:要重点选择渗透性强、耐雨水冲刷、持效期长且对小麦后期病害有兼治作用的高效对路农药,推广应用新型高效植保机械。防治赤霉病,选用药剂有丙硫菌唑、氰烯·戊唑醇、丙唑·戊唑醇、咪铜·氟环唑、戊唑·咪鲜胺、戊唑·噻霉酮、唑醚·戊唑醇、唑醚·氟环唑、戊唑·百菌清、戊唑·福美双、丙硫·戊唑醇、甲硫·戊唑醇、咪鲜·甲硫灵、井冈·蜡芽菌等,或选择氰烯菌酯单剂与戊唑醇等混用,对准穗部均匀喷雾。

(三)注意事项:要突出把好施药技术关。施药时要用足药量,对足水量,注意农药交替使用。二次用药要选用内吸性和治疗作用好的药剂,部分田块注意兼治蚜虫、红蜘蛛、白粉病等病虫害。(来源:怀远植保站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3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