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贪夜蛾(又称秋粘虫)原产美洲大陆,该虫在11-30℃温度内适宜发生,繁殖力强、取食作物种类多、迁飞扩散距离远、为害程度重、防控难度大,在《2017年世界植物现状报告》被国际农业和生物科学中心评为世界十大植物害虫。我市5月18日绩溪县首先查见幼虫发生为害,截至目前,我市除郎溪县外均已发生,主要在玉米田发生为害。
当前我市玉米大多处于苗期至拔节期,食料丰富,十分适宜草地贪夜蛾取食为害,随着本地虫源繁殖,加之外地虫源的不断迁入,将严重威胁我市玉米安全生产。各地要高度重视,增加调查频次,扩大普查范围,准确掌握该虫发生发展动态,全力组织防控。
草地贪夜蛾成虫发生期,可使用灯诱、性诱、食诱等诱杀成虫。幼虫卵孵化初期选择喷施白僵菌、绿僵菌、苏云金杆菌制剂以及多杀菌素、苦参碱、印楝素等生物农药。当田间虫口密度达到10头/百株时,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氟氯氰菊酯、溴氰虫酰胺、甲维盐、氟铃.茚虫威等药剂,兑水喷洒在玉米心叶、雄穗和雌穗等部位进行防治。(来源: 市种植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