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惠富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夏秋季水稻主要病虫发生趋势及防治意见

发布时间:2019-07-26   浏览次数:1096


一、发生趋势

1、纹枯病:中等偏重流行。

主要依据:①菌源与品种抗性。纹枯病是我市水稻的常发性病害,田间菌源广泛存在;目前种植的水稻品种对纹枯病无明显抗性,且主栽品种多为高秆大穗型,水稻生长中后期田间郁闭度高、湿度大,对纹枯病流行有利。②田间病情。7月16日我站在夏阁、柘皋、庙岗、中垾、烔炀、黄麓等地普查,平均0.67%;病株率是中等偏重去年同期的76.3%,是近三年均值的1.1倍;部分早栽早播田块纹枯病病情较重,病株率高达9.21%。③田管措施。丘岗地区排灌条件差、田间长期关深水,圩区地势低,烤田程度难以达到要求,田管措施对纹枯病控制作用减弱。④气候条件。据安徽省气候中心预报,“预计2019年7月降水量淮河以北较常年偏少,沿淮淮河以南偏多。月平均气温沿江江南西部偏低,其它地区偏高。”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对纹枯病流行较有利。

2、稻瘟病:中等偏轻,感病品种偏重流行。

主要依据:①菌源充足。近年秸秆还田,病残体多,因此田间稻瘟病的菌源充足。②品种抗性不强。两优系列及太湖糯、武运粳系列仍是我市中、晚稻主栽品种,其对稻瘟病抗性较低。7月16日普查,未查见稻叶瘟。③气候条件。据安徽省气候中心预报,“预计2019年7月降水量淮河以北较常年偏少,沿淮淮河以南偏多。月平均气温沿江江南西部偏低,其它地区偏高。”气温较高对稻瘟病流行较不利。

3、稻飞虱:四(2)代以白背飞虱为主,中等偏轻发生;五(3)代中等发生。

主要依据:主要依据:①总体迁入量偏少,峰日虫量低。中垾黑光灯6月29日出现虫峰,峰日虫量22头,虫量较低。6月22日至7月20日,中垾黑光灯累计诱虫67头,是近三年同期的19.41%。②田间虫量较低。7月16日我站在夏阁、柘皋、庙岗、中垾、烔炀、黄麓等地普查:百丛虫量0~140头、平均65头,百丛虫量是中等发生去年同期的47.6%,是近三年同期的90.3%。③食料条件好。四(2)代发生期间中稻处于拔节孕穗期,晚稻处于分蘖至拔节期,食料丰富,有利于其增殖为害。④气候条件较有利。据安徽省气候中心预报,“预计2019年7月降水量淮河以北较常年偏少,沿淮淮河以南偏多。月平均气温沿江江南西部偏低,其它地区偏高。”高温有利于稻飞虱增殖为害。

4、二化螟:以籼杂为主的中稻区中等偏重发生;以粳稻为主的巢南单晚稻区轻发。二代二化螟发蛾盛期为7月25-8月6日,二代卵孵始盛、高峰、盛末分别为7月30-31日、8月4-5日、8月9-10日。

主要依据: 主要依据:①一代残留虫量偏高。7月16日在中垾、夏阁等地调查,加权平均亩残虫1054.9头,是一代中等偏轻发生去年(543.5头/亩)的1.94倍,是中等偏重发生2012年(1057头/亩)的99.71%。巢南(槐林、坝镇)单晚稻田未查见螟害,虫口基数低。②气候条件较有利。据安徽省气候中心预报,“预计2019年7月降水量淮河以北较常年偏少,沿淮淮河以南偏多。月平均气温沿江江南西部偏低,其它地区偏高。”气候条件对二化螟发生为害较有利。③食料条件好。二代发生为害期间单季中稻处于拔节至破口期、单晚处于分蘖至圆秆,食料丰富,有利于二化螟取食为害。

5.稻纵卷叶螟见第六期情报。

二、防治意见

1.防治对象田:单季稻田。

2.防治适期与指标:纹枯病,病丛率达10%;稻瘟病,田间发现中心病株即挑治或病叶率达3-5%时施药防治1-2次;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达标防治。(稻飞虱低龄若虫百丛虫量1000头以上,稻纵卷叶螟1-2龄幼虫百丛虫量100头以上),二化螟防治适期为8月2-6日。

3.防治药剂与方法:防治纹枯病亩用12.5%井·蜡芽水剂150毫升或240克/升噻呋酰胺悬浮剂23—33毫升或50%嘧酯·噻唑锌(碧叶)30—50毫升或苯甲·嘧菌酯(阿米妙收)20-30毫升;防治稻飞虱亩用50%吡蚜酮可湿性粉剂10—15克或10%烯啶虫胺可溶性液剂30-40毫升;对水50—60千克粗喷。防治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亩用20%氟苯虫酰胺水分散粒剂10克或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20毫升或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毫升对水45千克粗喷防治。防治稻瘟病亩用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20-30克或40%稻瘟灵乳油100毫升对水45千克喷雾。

注意施药时起,田间应保持寸深水层5~7天;稻瘟灵勿与其他药剂混用;稻鸭共育、稻虾共育田块宜选用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20毫升或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毫升对水60千克粗喷防治。

4.绿色防控示范区应在发蛾始期应用杀虫灯和二化螟、稻纵卷叶螟性诱剂诱杀,辅以药剂防治。(来源:巢湖市植保站)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3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