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玉米品种的根本性变革外,配套机械、设施和产业发展、商业流程和产业政策也要随之进行调整。
拿籽粒收获机械来说,西方发达国家在近半个世纪之前就已基本完成机械化收获籽粒的升级,我国籽粒收获机械的水平不仅仅要求能够直接收获籽粒,而且要在破损率、落籽率、收获速度、无障碍工作时间、后勤服务和保障系统等方面达到具备“后发优势”的较高水平。在收获籽粒的同时,机械应同时具备处理秸秆的多种能力——或粉碎直接还田,或打包用作生物燃料,或收获作为黄贮饲料等,既帮助农民获得多重收益,也有利于解决日益突出的环保问题。
在配套产业上,对籽粒收获来说最主要的就是籽粒烘干塔和钢板仓。25%左右的籽粒在收获后无法直接进仓储存,必须经过一道烘干程序。目前,我国的烘干塔技术、设备都比较成熟,每套烘干塔所需金额也很有限,因此从产业发展来看,应加大仓储与烘干能力建设,使之与玉米产区的布局与产量相匹配。
此外,粮食收储流程也需要进行相应调整。目前,每年国储开库收粮都是在年底前后。过去由于多数是人工收获玉米棒,然后晾晒、脱粒,开库时间对于粮食收购影响不大,但是在机械化收获籽粒和烘干的条件下,第一批新粮在10月上旬就可以上市,这时如果没有开始收储,会造成新粮大批积压,产业陷入停顿。造成巨大损失不说,也会给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带来伤害。因此,为了适应快速发展的机械化籽粒收获新趋势,国储粮的开库时间应大大提前。
总之,玉米的籽粒收获绝对不是简单的育种特点的调整,而是产业发展方向的改变。这种改变需要全产业链各个环节、配套产业的方方面面以及产业政策的调整、改变、配合和支持。
( 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 作者:文道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