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惠富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当前主产省冬小麦苗情调查

发布时间:2020-02-23   浏览次数:769

近日,全国农技中心组织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赴山东、江苏、安徽、河南调查冬小麦苗情,分析了天气条件对小麦生产的影响,研判了当前生产面临的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并讨论了春季的田间管理措施。从调查情况来看,当前小麦主产区墒情普遍较好,冬前气温较高,群体足,个体壮,利于小麦越冬;但受播种期干旱和冬前积温多的影响,部分田块存在两极分化现象,或群体偏旺,或群体偏少,病虫草害防控压力大,苗情长势复杂,春季田管难度大。下一步生产要以“控旺促弱转壮,保苗稳健生长”为目标,因苗施策,加强分类管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当前麦田生产的主要特点

(一)有利条件

一是苗情总体较好。主产区小麦冬前气温较高,光照充足,苗情总体较好。其中,河南、安徽、河北、江苏、新疆、四川好于上年和常年,山东、陕西、山西差与上年,湖北、甘肃与上年持平;11个冬小麦主产区一类苗、二类苗比例分别为43.81%、39.64%,较去年提高2.63和0.12个百分点;三类苗、旺苗比例分别为14.27%、2.28%,较去年降低1.32和1.36个百分点。二是土壤墒情较好。秋播期间,小麦主产区部分地区降水较少,但去年11月和今年1月初的几次关键降雨量大面广,基本缓解了麦田旱情,为安全越冬和春季田管奠定了良好基础。三是温光条件较好。各地冬前有效积温较上年普遍高60-70℃以上,光照时数充足,有利于促进弱苗转化。四是生育进程加快。当前主产区小麦平均茎蘖为每亩65.02万,单株分蘖2.79个,叶龄普遍6-8叶,生育进程明显快于上年。

(二)不利因素

调查现场冬小麦苗情长势基本较好,但个别地区仍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为“五大”。一是苗情复杂,不平衡性大。受播种期干旱和短时降雨的影响,导致播期拉长,苗情两极分化,类型多样,春季田管难度增大。二是旺苗比例高,倒伏风险大。调查中发现,旺苗比例大,很多麦田已经封行且株高较高,增大了倒伏的可能。三是越冬不明显,倒春寒风险大。今年各地气候普遍较暖,越冬期温度基本在0℃以上,麦苗抗性锻炼不充分,倒春寒的威胁很大。四是病虫基数高,重发可能性大。前期干旱、冬前温度高、冬季雨水较好等因素均不利于今年的病虫害控制,小麦条锈病、西北地下害虫、草地贪夜蛾等病虫害较重。五是降雨增多,渍害隐患大。近期雨水较多,沿江部分地区会有渍害隐患,需要引起关注。

二、技术意见

针对今年的小麦苗情特点,以“控旺促弱转壮,保苗稳健生长”为目标,因苗施策,加强分类管理,在因苗分类肥水管理的基础上,主要做好“一控、二保、三防”,奠定夏粮丰产的基础。

(一)“一控”就是控制旺长苗

对群体过大、有倒伏风险的麦田,应在冬季或拔节前返青期采取碾压或深锄断根或化控防倒,抑制分蘖滋生,弥实土壤,增强小麦抗旱抗寒能力,确保安全越冬。起身初期进行化学调控,预防后期倒伏;推迟春季肥水施用时间,在拔节中期追肥浇水。对冬前过旺、返青后有脱肥现象麦田,在拔节前期追肥浇水。

(二)“二保”就是保证弱苗及时转化、保证土壤墒情适宜

1.对旱地麦田、秸秆还田后旋耕、坷垃较多麦田、土壤暄松麦田和晚播弱苗麦田,冬春季土壤墒情适宜时,选择晴好、无霜冻天气进行镇压,以促进根土密接,有利于露籽苗、吊根苗等易冻弱苗的转化;开春后及早中耕划锄,提温保墒、促苗早发;适期追肥浇水以促进小麦生长(避免浇水过早导致地温低而延迟返青)。

2.黄淮、西北与北方小麦生态区建议采用碾压或深锄断根的方法保墒,晚播弱苗麦田开春后适期追肥浇水、壮苗麦田于起身拔节期追肥灌水,以保证土壤墒情比较适宜,冬季与早春稳健生长;长江中下游、西南小麦生态区冬季或春后要及时清沟理墒、疏通田内外沟系,保证排水畅通,要做到雨止田干、沟无积水。

(三)“三防”就是防倒、防冻、防病虫草害

1.小麦返青至起身期是预防倒伏的最后关键时期,各地要根据整地、播种、苗情长势等情况,及时采取深中耕、镇压、化控等措施,保苗稳健生长,尤其是旺长麦田,应在拔节前适时镇压控旺或化控,为预防后期倒伏打好基础。

2.旺长田要适墒适时镇压、中耕或喷施化学调节剂控制旺长,防御冻害发生。各地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黄淮、西北与北方小麦生态区在寒流来临前,对缺墒麦田及时进行灌水,以改善土壤墒情,调节近地层小气候,减小地表温度变幅,预防冻害发生。一旦发生冻害,根据幼穗受冻程度要及时采取追施速效肥、水等补救措施,促进受冻麦苗尽快恢复生长,争取小分蘖和高节位分蘖成穗,以挽回产量损失。

3.冬春季返青前要根据草相、天气、苗情等因素及时进行化学除草,控制杂草为害,应注意安全用药、防止冻药害。小麦春季病虫害防控应以条锈病、赤霉病、纹枯病、麦蚜等为重点,应抓住关键环节,及时用药、用对药剂、足量用药,实行科学防控。西北和黄淮小麦生态区要严密监控小麦条锈病;白粉病、纹枯病主要是适期用药,防止过迟防治;抽穗-扬花期要全面预防赤霉病,关键是打药时间要科学;要密切监控草地贪夜蛾的发生动态,加密监测频次,掌握虫情动态,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预警,第一时间上报,一旦发生需突击组织化学防治。要突出强化“一喷三防”工作,结合病虫防治进行药肥混喷,可一喷多防、保绿防早衰、保粒增重。

( 来源:全国农技中心 )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3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