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惠富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水稻洪涝灾害的应对技术措施

发布时间:2020-07-29   浏览次数:794

一、短期受淹水稻的田管技术措施

1、双季早稻。目前,我省早稻正处在收获期,连续阴雨天气和淹涝可能会导致穗发芽和倒伏,此时关键技术措施是:(1)及时排出田间积水,防止受淹倒伏和穗上发芽。(2)抢时收割,做到成熟一块、收获一块;对尚未完全成熟的倒伏田块,要组织机械或人力及时收割,避免稻穗发芽。(3)收获后及时烘干或晾晒,防止稻谷霉烂变质。

2、一季中稻。一季中稻正处在幼穗分化期,如果淹水一周以内,出水后尚能逐渐恢复生长,但对产量有影响,其影响程度取决于淹水的时间、水的深度、水温的高低及水质和流速等因素,受涝灾后必须先鉴定其是否死亡,察看幼穗和根系是否坏死,没有出现这样情况的只要加强涝后补救管理以减轻损失。可采取以下技术措施:(1)尽早排水抢救。涝后应立即组织人力,集中一切排水设备,进行排水抢救。先排高田,争取让苗尖及早露出水面,就可减少受淹天数,减轻损失。但在排水时应注意,在高温烈日期间,不能一次性将水排干,必须保留适当水层,使稻苗逐渐恢复生机。如一次性排干,因稻苗浸在水里,生活力弱,茎叶柔软,遇晴天烈日容易枯萎,反而加重损失;但在阴雨天,可将水一次性排干,有利于秧苗恢复生长。如稻苗受淹后,披叶很少,植株生长尚健壮,田面浮泥较多,也可排干轻搁田,以防翻根倒伏。(2)打涝飘浮物,洗苗扶理。受涝秧苗在退水时,要随退水涝去漂浮物,可减少对稻苗的压伤和苗叶腐烂现象。同时在退水刚露苗尖时,要进行洗苗,可用竹竿来回振荡,洗去玷污茎叶的泥沙,对稻苗恢复生机效果良好。一般在水质混浊、泥沙多的地区,容易积沙压伤秧苗,若秧苗处于分蘖期和幼穗分化前期,可随退水方向泼水洗苗扶理,结合清除烂叶、黄叶,有较好的效果。(3)补施穗粒肥。可在排水后3天以内,每亩施尿素7.5-10kg或三元复合肥30-40kg,或适量的复混肥。淹没时间短,稻苗受害轻的,施肥量可少些;反之,施肥量适当多些。抽穗后进行1-2次根外喷施磷钾肥等叶面肥。(4)加强病虫防治。水稻受涝后,由于叶片损伤,增加了感病的机会。对于易发生的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白叶枯病、纹枯病和稻瘟病,退水后应及时防治。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白叶枯病可选用叶青双、噻菌酮等;防治纹枯病、稻瘟病可选用井腊芽、拿敌稳、稻瘟灵等药剂防治,同时加强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和二化螟的虫情观察,适时防控。

3、双季晚稻。双季晚稻正处在秧田待插期,此时的秧苗耐淹性较强,受淹时间不长、秧苗颜色基本正常的,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及早排水洗苗。秧田受涝后应及早排水露苗,并清洗叶片上的泥浆。秧田排水时要保持适当的浅水层,防止灾后升温过快造成青枯死苗。(2)补施速效肥料。秧田受淹后应补施一次速效肥料,可以采用稀薄硫铵溶液浇施或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溶液。(3)适度化控。为避免早稻受灾后收获腾茬推迟,晚稻秧龄过长,叶片徒长,可采用喷施多效唑进行控苗促壮。(4)带药下田,适时移栽。在移栽前2-3天喷施“送嫁药”,重点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病虫害。提前整理好大田,做到及时移栽,不栽超龄秧。

二、受灾绝收稻田的补改种措施

如果水稻受灾以后,导致严重减产甚至死亡时,要在大水退掉以后进行补改种,主要措施是:

1、实行“早翻晚”栽培。江淮南部和沿江地区在7月25日之前能够播种的,可以采取“早翻晚”进行补种。(1)选用生育期在100天以内的早熟早稻品种,抽穗期应在9月20日前后。(2)采用直播栽培。每亩播种量10公斤-12.5公斤,迟播的要多用种,确保落籽均匀。(3)加强田间管理。播种后应保持田间湿润,一叶一心时早施"断奶肥",建立浅水层,分蘖期采用浅水灌溉,中期宜分次晒田,后期间歇灌溉,以有效防止倒伏。施肥上宜采取前期重追肥,中期控制用肥,后期补粒肥的办法。要综合防治病虫草害。

2、蓄养再生稻。对孕穗期受灾严重的中稻,退水后穗部已毁,但根、茎仍活的稻苗,及时割去地上已坏死部分,蓄养再生稻,利用涝灾后头季稻剩下相当多的时间和温光雨资源,补施少量的促芽肥,实行浅水-湿润管理和加强病虫害防治,可获得一定产量。

3、改种适应性强的作物。各地可根据具体情况改种玉米、山芋、花生、西瓜、胡萝卜、马铃薯、速生叶类蔬菜等适应性强的作物。7月下旬至8月初退水的地方,可以补种鲜食甜、糯玉米。8月上旬退水的地区,可改种绿豆、玉米(青饲料)和蔬菜。适宜的蔬菜种类有秋大白菜、秋萝卜、辣椒、黄瓜、菜豆、芹菜、番茄等,这些品种生长期短,供应周期长,既可以丰富市场供应,又能增加菜农收入。

( 来源: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所 )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3013号